阳春三月,各色花儿争着嚷着一吐芬芳,蜜蜂和蝴蝶也翩然起舞,处在深谷里的它科垤村也在百鸟婉转的歌声里欣欣然睁开了眼睛。在忙忙碌碌的备耕人群中,由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干部组成的队伍显得特别活跃。他们有的在前面修剪枝条,有的帮助嫁接能手缠绕塑料薄膜,时儿活跃在行道树边,时儿活跃在沟箐两侧的田野里……
心怀善与爱 责在肩上担
2021年5月18日,杨玉华被元江县林业和草原局、元江县委组织部选派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入驻龙潭乡它科垤村委会。自那时起,随百姓在田间地头忙碌成为了他生活的常态。不断学习丰富知识面,不断沟通传授新技巧,烈日下挥汗如雨,风雨里铿锵前行。他时刻关注着村民的生活,把她们的辛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且付诸行动去改变一切,而这可贵的精神与他一路走来的经历密切相关。
杨玉华指导村民一起劳作
因为杨玉华的父亲曾是民兵排长,他从小喜欢跟着爸爸和漫林大队民兵排的叔叔阿姨训练、站岗,对军人有了一份敬仰之情。加之当时经常和儿时的小伙伴一起看《烈火金刚》、《南征北战》、《天山下的花环》、《白莲花》、《黄英姑》等战争题材的露天电影,影片里军人英姿飒爽的模样、英勇无畏的精神深深震撼了他。1994年,高中毕业后的杨玉华应征入伍,他来到了第二炮兵下属部队,主要负责定向爆破等方面工作。他曾参与建设两项国家重点国防工程和九八抗洪抢险任务,当时,他所在部队为了尽快完成国防工程的修建任务,几乎每天工作近14个小时。曾多次被评为施工先进个人的他说:“那时候,太阳初升就开始修建,月亮高悬我们依然奔忙。”除了辛苦,他们的工作也伴随着危险,爆破有时候会引发塌方,也会有碎石飞溅,在配合机械除渣和高空排险等工作时,受伤成了家常便饭。曾经他有一次爬到拱顶电焊作业,踩到刚刷过柴油的钢模,一不小心从约三楼高的拱顶位置滑落 ,被拇指粗的螺纹钢戳穿大腿,所幸没有伤到要害部位,用紫药水稍微处理下伤口他便继续工作了。各种疤痕落在他身上,坚毅却融入到他的血液里。
杨玉华荣誉证书
凭借出色的表现,杨玉华在国防工程坑道口火线入党,二炮总部评选他为“十大先进个人”并邀请他前往北京参加表彰大会,《火箭兵报》刊载了他的先进事迹材料。除此之外,在入伍的四年时光里,他用自己所掌握的养鱼技术积极帮助驻地群众脱贫致富,切实改善了营区周边村民的生活。常看到有适龄小孩到驻地附近捡拾废弃的钢筋和水泥袋子等建筑垃圾,他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后,将当时自己微薄的津贴都拿来资助希望小学,让贫苦的孩子能有机会上学。
杨玉华参加第二炮兵第三次团员代表会议合影
1998年12月杨玉华退役,次年8月他参加元江县退伍军人安置工作考试,同年9月份被分配到元江县林业局森警中队工作,原单位于2004年变更为云南元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17年又变更为云南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2017年底,因为保护区改革,他被调入元江县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
2019年7月,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脱贫攻坚“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号召,经元江县林业和草原局推荐,杨玉华被元江县委组织部选派为咪哩乡咪哩社区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队员,他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战作战任务。
杨玉华细心查看农作物
由于工作表现突出,2021年5月,杨玉华被元江县委组织部和乡村振兴局继续留任为龙潭乡它科垤村委会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因此,杨玉华任林业技术员两年来,一边努力完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的同时,另一边又积极参与完成元江县林业和草原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和4项林草科研项目(课题)及年度工作或时段工作7项。野生动物救助,野生动物肇事现场勘验、 野猪危害、生物多样性保护、人象冲突、红娘胡蜂、豪猪养殖退出等涉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的大量工作。
深耕基层晓民意 亲力亲为助发展
来到它科垤村委会后,杨玉华一边认真完成元江县驻村工作领导小组按月印发的工作任务派单,一边尽快了解和掌握七个村民小组的村情和民意的同时,积极配合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如何打牢农村发展基础,增强农村发展后劲,促进农民增收,开展了大量工作。他扎根山沟,认真履行驻村工作职责,赋能乡村振兴。
杨玉华(左一)积极走访村落
它科垤海拔落差大,生态系统多样,生物物种繁多,林产资源丰富。为圆满完成驻村帮扶工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杨玉华直面农村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动力等自身发展力不足的现实,他从进村入户与贫困户沟通开始,围绕短期脱贫靠外出务工、中期脱贫靠产业发展、长期脱贫靠教育扶贫,通过开展村民大会讲座、会议、广播讲解惠民政策及芒果套袋和嫁接技术等农业知识,再到引进项目发展生产经营。他一步步走进百姓家,穿梭在田间地头。
杨玉华(右二)积极走访
首先,依托烤烟产业仍然是它科垤人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根主线,狠抓中耕管理,依序强推采摘、烘烤和交售等工作节奏。然后,牵头拆除明祖单村民小组马黑都家的危房和修缮雨毁公路、五保户漏雨的房屋。积极联系和跟进芒果、南瓜、冬萝卜等果蔬产业,为如何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谋发展出谋划策,并带领驻村工作队配合它科垤村两委完成了种植5亩野山椒、30亩甘蔗和20亩烤烟地的壮大集体经济项目的工作。另外,杨玉华还通过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带领同事积极对接玉溪市和元江县两级有关部门同时发力,为改善和壮大它科垤的村域经济不断努力着。此外,他邀请相关人员开展普及知识,亲授嫁接等农业方面的技巧。亲力亲为数年他从思想上改变了村民,从动员她们做,到她们自己主动去做,这其中的蜕变离不开杨玉华的努力。
杨玉华(左二)积极走访村落
如今,每逢出菌的季节,勤劳的山苏族群众凌晨三四点钟就在大山里捡拾野生菌,点点的头灯亮光,犹如闪闪跳动的萤火虫,早早地忙碌在群山里了。据说,若遇到年成好的光景,明祖单村民小组就拾菌这一块收入超万元的就有三户。由此也可以看出村民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很大的转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发家致富的劳动,也不断打开思路去创造新的财富。更令人高兴的是,这里的群众思想的改变也融入到了生产和生活方式中,栽秧时、收割稻谷时,只要是需要帮忙的时刻,大家都互帮互助。一番劳作之后,又客气地宴请亲朋作为答谢,这既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又圆满完成了当年的收成,达到了乡风文明、乡情浓郁,村落间都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杨玉华欣喜农作物良好收成
除了上述工作外,杨玉华还参与完成了元江县稳步推进古树名木挂牌工作;排查处置、补偿在养禁食陆生野生动物;全县红娘胡蜂养殖引导退出工作;亚洲象元江境内活动应急监测、防范、处置工作;亚洲象肈事公众责任险理赔工作;亚洲象肈事公众责任险理赔工作的野生鸟类引导退出工作;以及2020年、2021年度湿地资源监测和管理保护工作等工作。
生活中,杨玉华细腻、善良、豁达。面对工作不被理解,开展工作困难等问题时,在处理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微妙关系时,他都积极应对,用耐心与责任化解了难题。他时常徜徉在古人浩瀚的书海里,共感文人墨客的喜乐悲欢,自己疲惫的心也放松了下来,品味着文学的浪漫,心里的阴霾也被一扫而空。而作为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他经常巡山保护珍稀动植物,在他眼里,每一株植物,每一种动物都很珍贵,他细心的观察、珍惜着它们。他也曾在巡山过程中亲眼目睹一起重大车祸现场,车辆侧翻掉入五十余米的山沟里。杨玉华没有丝毫犹豫,在第一时间报警后,马上展开救援,他一个人救助了10个人远离车祸现场,等到救护车和警车赶到车祸现场,所有伤员早已经被杨玉华从谷底转移到三百米外安全的水泥路上等待救援。时间就是生命,可以说他凭一己之力及时挽救了10个人,也相当于挽救了十个家庭的幸福。
常年累月深扎基层,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却改变不了他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风雨泥泞了他前行的道路,却阻挡不了他与群众的心手相连;岁月平添了他脸上的皱纹,却抹不了他始终坚毅的信念。他时刻不忘责任,必将满怀热情,坚定如一地与村民一起携手前行,为乡村振兴增添属于他们的色彩。